公开了!政府采购涉3万亿乱象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2-05 15:24
- 访问量:
公开了!政府采购涉3万亿乱象
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一年超过3万亿元,近期,一些省份陆续公开了2023年当地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这些报告在肯定政府采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
其中包括,有些部门单位无预算、超预算、超预算采购,随意性大。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有的未履行公开招标程序或先实施后招标。政府采购中,串通投标,违规转包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招投标文件内容设定不合理,设置倾向性条款及评分规则;有的未进行价格比对导致采购价格偏高。政府购买服务不规范,有的部门单位将应直接履职的事项外包给第三方实施等。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表示,从审计报告上述问题来看,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呈现出普遍性和多发性,甚至部分地区涉及问题金额巨大、影响较为恶劣。
根据地方审计报告,一些部门单位无预算、超预算采购情形时有发生,比如内蒙古审计报告称,3各部门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1.17亿元,采购随意性较大,江苏审计报告指出,300多家单位超预算、甚至无预算采购,共计50.54亿元。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认为,这反映采购单位对预算重视不够,未能做到“应编尽编”“无预算不采购”的基本要求。部分采购单位的业务、财务及资产管理部门信息传递和沟通不足、未经详细调研,以及需求预测本身难度和政府专项资金拨付、使用的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填写的项目预算金额与实际采购需求不相符,预算约束减弱。
一些部门单位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甚至规避政府采购程序,也是此次地方审计查出的一大重点问题。
浙江审计报告称,7家单位未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或采购程序不合规,涉及金额1.18亿元。山西审计报告指出,省公安厅等6个部门额未履行政府购买服务程序,直接向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拨款1.17亿元。湖南审计报告称,16个部门未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先提供服务后补签合同,采购流于形式,涉及合同金额约0.59亿元。
一些地方为了政绩而法律意识淡薄,为加快推进项目,从而违反招投标有关流程直接上马相关项目,未履行公开招标程序或先实施后招标,有的部门单位通过“化整为零”,直接指定等方式规避政府采购。但事后为了规避追责,制造了一系列所谓的“假标”“萝卜标”。也有个别单位当时由于走规范的招标流程项目完成时间达不到,便委托熟知的供应商先提供服务后补签合同。
对于科学仪器,政府采购是组成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希望在国家出手后,政府采购的弊端可以被尽快消除,尽可能减少对科学仪器的发展的影响。